汽车芯片有多复杂,为什么会“缺芯”?国产替代会不会迎来新机会?
发布时间:2021/7/10 14:45:12浏览次数:1050次随着疫情发展,国外的芯片供应链出现了大量的问题,最近汽车芯片也开始出现了问题,通用汽车韩国分公司一则减产消息,打开了汽车行业被“缺芯”的话题序幕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近日,通用汽车取消原定1月23日在仁川市富平工厂的加班安排,以此来消减目前的汽车产能。据悉,此次通用汽车韩国分公司减产安排是因为ECU芯片,以及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芯片产品供应不足,这也是韩国汽车产业首次因芯片短缺而减产。
韩国汽车因芯片短缺引起的汽车减产,不免让人所思,毕竟半导体也是韩国的支柱产业,根据Gartner发布的2020年半导体行业的统计报告,按销售收入排序,全球半导体产业前三名中2/3分别是三星电子、SK海力士。
韩国因为芯片发生的这件事,立即引起了全球的关注,也牵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心。事实上,可能在韩国出现报道之前,来自美国、日本、中国,以及欧洲地区汽车厂商早已出现了“缺芯”风波。只不过那时大家还没有发现而已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去年12月初,国内就有消息爆出,大众就因为芯片的原因实施停产的措施,这个停产并没有出现复产的时间,虽然大众的停产没有推送官方的通知,但经销商车源确实比较紧张,并且因为这个货源不足,还会导致涨价。随后,大众中国向媒体表示,生产确实收到了“缺芯”的影响,不过大众中国已经在积极的想办法处理产能问题,毕竟中国作为大众全球销量的重中之重,大众还是要重视的,大众总部将调整在中国、北美、以及欧洲的产量,并于今年一季度开始执行。
除了大众外,不少品牌均出现了芯片短缺的问题,不过宝马并没有出现停、减产的计划,可能说是因为宝马直接能够和半导体厂商进行沟通,所以比其他品牌更有优势。
1月份以来,福特关闭了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一家工厂的生产线,目前已经陷入了全面停产的状态。同样的原因,菲亚特-克莱斯勒也在近日暂时关闭了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,以及位于墨西哥的一家SUV工厂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据独立资产研究公司BernsteinResearch的研究结果,由于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芯片供应问题,预计将造成200万至450万辆汽车产量的减少,这相当于近十年以来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%。
芯片的短缺,不仅仅是汽车电子,因为汽车芯片的短缺主要原因还是产能问题,而产能大多数又被消费电子类抢占,这就意味着在供应链的管理上,各家厂商都需要进行改变,要重新建立芯片供应商的管理模式。
随着芯片的短缺,而半导体制造商在短期内又无法提高产量,半导体的涨价在所难免。
事实上,随着“缺芯”的持续蔓延,近日,第二波车载芯片涨价潮已来。台积电汽车芯片子公司正在考虑最多达15%的涨价幅度,同时包括联华电子在内的代工厂也在衡量类似的涨价事宜。若涨价协商最终落地,这将是自去年秋季以来的第二轮涨价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